穿过历史的云烟,国难当头时,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他们高擎救国救民的熊熊火炬,激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伟大抗战精神铸就了内核与灵魂。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不朽的丰碑。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重温英烈的抗战事迹,发扬伟大抗战精神,必将凝聚起14亿多中华儿女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赵一曼烈士在慷慨就义前,留下对儿子的期盼:“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忻口前线,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在家书中写道:“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面对日寇的残暴,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无数志士仁人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选择保卫国家,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回望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峥嵘岁月,正是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奏响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
杨靖宇在陷于日伪军重围之中、辗转雪原之时,路遇一个叫赵廷喜的老乡。他对饥寒交迫的杨靖宇说:“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平静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杨靖宇在东北抗日期间,曾经5次被捕,在敌人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面前,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在林海雪原中,他坚持与敌人顽强斗争,为抗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敌人残暴地割下了杨靖宇的头颅,并解剖他的遗体,却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生经白刃头方贵,死葬青山骨亦香。”以杨靖宇为代表的抗日英烈,其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令天地动容、令敌人胆寒,成为后来者勇毅前行的精神标杆。
面对步步紧逼的日伪军,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位八路军战士无所畏惧,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搏斗,虽弹尽粮绝而宁死不屈,砸毁枪支,纵身跳崖;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福8名东北抗联女战士主动吸引敌人火力,誓死不做俘虏,相互搀扶着走入汹涌的河流;为掩护地方群众和党政领导机关安全转移,82名新四军勇士在刘老庄与1600多名日伪军进行战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这一个个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身影,如一座座巍峨的丰碑,永立天地之间。他们以军人特有的英勇牺牲精神,无畏强敌,战斗到最后一刻;即便倒下,铮铮铁骨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成为敌人不可逾越的屏障!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开国少将张力雄曾说过:“心里要装几个英雄,跟着他们学习,争着当英雄。”今天,我们纪念抗战的伟大胜利,就要多问问自己:抗战英烈知多少?要学会用特殊的方式与英烈“对话”,让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名字,那些长眠在松柏间的英魂,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鲜活起来,在重温先辈们的壮烈故事中,让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高扬起来,激励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途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