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办字〔2025〕121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9月10日
(此件正文有删减)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决策部署,健全我省稳就业政策工具箱,加大稳就业政策供给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现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力援企助企稳就业岗位
(一)实行重点行业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补贴政策。对在重点制造业、急需生活服务业的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重点群体,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2025年新缴纳或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按照个人社会保险缴费额的25%给予本人补贴。
(二)提高外贸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2025年12月底前,对相关企业中的大型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提至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提至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90%。
(三)加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力度。对积极稳定职工队伍的相关企业,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力度,将符合贷款条件的单户企业最高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在符合风险定价原则和监管合规要求的前提下,原则上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4%。
(四)扩大家政服务业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对象范围。将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对象的范围扩大为16周岁至63周岁,支持更多劳动者在家政服务行业就业,增加家政服务业人力资源供给。
二、加力就业帮扶稳重点群体
(五)加强失业人员就业服务。健全失业人员常住地失业登记服务制度,各市统一制定、定期公布失业人员在常住地可享受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和服务项目清单,保障失业人员及时享受常住地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创业服务。
(六)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宜业乐业。开展“鲁惠乐业”青年就业促进行动,结合提振消费等措施,支持各市推出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异地求职择业的学业优惠、住宿优惠、生活优惠等服务保障措施,营造青年宜业乐业环境。
(七)加大创业人员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创业担保贷款到期时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人,鼓励经办银行给予续贷支持。有条件的市可进一步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逐步降低或免除反担保要求。
(八)提升以工代赈拉动增收效果。深入排查梳理务工群众需求,加大省以上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实施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广泛吸纳城乡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更多务工群众就业增收。
三、加力技能培训稳人岗匹配
(九)支持各市合理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大力推行重点群体特色化项目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各市根据培训类型、技能等级、实训耗材成本、急需紧缺程度等因素综合考量,科学制定差异化培训补贴标准,对就业技能培训后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可进一步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十)支持企业普遍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统筹用好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及职业培训补贴、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支持企业普遍开展企业职工在岗培训,推进职工技术能力更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需求,以技能水平提升拓宽职业路径、稳定职工队伍。
(十一)支持失业人员便利就读技工院校。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企业学院、产业学院、工匠学院等,联合开展“订单班”“冠名班”培养技能人才,面向有提升技能意愿的失业人员开设招生“绿色通道”,为其提供入学便利,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技能、促进转岗就业。
四、加力优化服务稳就业市场
(十二)开展就业岗位定向开发投放专项活动。组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持续挖潜扩容就业增量岗位,通过开展网络招聘、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活动和小型化、专场化等线下招聘活动,向调查失业率较高的城市和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偏低的高校加大岗位定向投放力度。
(十三)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向重点企业和重点群体开展专业化就业服务,按规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
各市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稳就业政治责任,加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增强就业与产业等宏观政策的取向一致性和效果协同性,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建设。加大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资金监管力度,提升资金绩效水平,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职业指导、创业咨询等专业化就业服务队伍建设,“组团式”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政策咨询、劳动关系协调等服务。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社区微业”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智就业”服务区等提档升级,推行“直补快办”“政策计算器”等服务方式,为各类群体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来源: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