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镇”兴路上|千村共富看松山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09:02:00    

“千村共富”,一头连着乡村发展,一头系着农民期盼。在栖霞市松山街道,从科技赋能的高效农业大棚到文旅融合的精品民宿集群,一个个落地生根的项目,正转化为强村富民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松山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路径、整合资源,在广袤田野上奋力书写着共同富裕的精彩答卷。

科技“棚”勃

小果蔬撬动大收益

2024年,后铺村借力“千村共富”资金150万元,以“飞地”模式建成4座13亩高标准智慧大棚。这里不仅是反季节果蔬的生产基地,更是科技兴农、品牌富农的示范窗口。

“智”在指尖,科技赋能提品质。走进大棚,全自动水肥一体化系统正根据土壤检测数据精准配比“营养餐”,技术员轻点手机即可完成灌溉施肥。“以前半夜浇水提心吊胆,现在手机一点,菜苗‘吃饱喝足’长得更旺!”技术员周洪平深有感触。精准滴灌、智能温控,科技让种植更省心、品质更放心。

“鲜”声夺人,品牌矩阵拓市场。后铺果蔬被统一纳入“艾上松山”高端农产品品牌矩阵。甜宝草莓直供烟台企业、学校;黄瓜、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凭借地道口感,未成熟便被北京、江苏等地客商预订一空。“我们的菜不打农药,客户就认这个味儿!”村支书邱靖开言语中满是自豪。

“富”泽乡邻,集体村民双增收。后铺大棚年产草莓3万斤、蔬菜1.5万斤,年净利润达30万元,村集体增收约2万元,更重要的是,为村里20余名脱贫户、低保户等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为他们年发放工资超过20万元。一颗颗草莓、一株株蔬菜,真正成为了村民增收的“金果子”“钱袋子”。

文旅融合

山水间绽放“共富花”

今年,母山后村项目汇聚多方力量,依托地处长春湖、艾山、太虚宫三大景区核心的绝佳区位,打造集民宿、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样板。

盘活资源,闲置老屋焕“新生”。项目对村集体15套闲置房屋进行整体改造升级,打造“一院一景”的精品民宿集群,同步提升游客接待中心功能。新建10座配备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及物联网监测系统的高标准果蔬大棚。昔日的沉睡资产蝶变为承载乡愁、吸引游客的“共富新空间”。

联动发展,农旅融合添动能。深度融入松山街道“南部乐水休闲游”板块,精品民宿、智能大棚与原有产业相互赋能,形成“住、游、摘”的完整产业链条。母山后村党支部书记王德成充满信心地说:“用好我们的山水资源和文化禀赋,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村民的钱包自然就鼓起来了!”

共享成果,机制创新促共赢。引入专业公司运营,采用“保底租金+经营分成”模式,确保10个出资村每村年收益不少于3万元。这一区域协作模式,整合资源、共谋发展,确保投入产生实效,惠及更广泛的乡村群体,让发展成果实现共享。母山后村“两委”成员徐红梅表示:“资源盘活了,兄弟村增收了,这才是共赢!”

创新三策

激活增收“强引擎”

松山街道党工委始终将“千村共富”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形成了一套以党建为纽带、以需求为导向、以融合为路径的创新实践体系,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思路不宽等难题提供了“松山方案”。

聚焦特色集群,锻造现代农业“硬实力”。标杆引领,重点打造后铺绿色蔬菜大棚、南寨200亩樱桃大棚种植示范基地等标杆项目,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科技赋能,大力推广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监测等现代农业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夯实产业基础。链条延伸,积极引进和培育如金枝星葡萄种植园等新项目,丰富产业类型,构建特色鲜明、技术领先、效益突出的高端农业产业集群矩阵,增强整体竞争力。

聚焦品牌赋能,提升“艾上松山”软价值。整合资源塑品牌,将南寨樱桃、后铺草莓等地标性农产品统一纳入“艾上松山”品牌,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品控体系。深耕渠道拓市场,深化与上海愚农等知名农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建稳定高效的采购网络。积极探索电商直播等新业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让“松山味道”突破地域限制,走进更广阔的高端市场。讲好故事增溢价,挖掘农产品背后的科技故事、生态故事、人文故事,通过品牌包装和宣传推广,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实现优质优价。

聚焦全域融合,绘就农文旅“新图景”。“四乐”布局强支撑,精心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东部依托元古道场发展“乐采”家庭采摘游,西部以艾山为核心打造“乐山”风光游,南部立足长春湖及母山后村民宿集群拓展“乐水”休闲游,北部结合奇石峰、非遗工坊培育“乐学”研学游。项目嵌入促联动,将“千村共富”项目精准嵌入“四乐”旅游版图,使其成为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和体验内容,实现农区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双社联动”优服务,深化“双社联动”机制,在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品牌营销、客源引流等方面为合作社和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成立镇级为农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提供更专业化的支撑。

从后铺村的科技“棚”勃到母山后村的文旅生金,松山街道“千村共富”的画卷亮点纷呈。这背后,是党建红色引擎的强劲驱动,是发展思路的持续创新,更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坚定追求。下步,松山街道将继续以“千村共富”项目为重要载体,深化党建领航,在科技兴农、品牌强农、融合惠农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更多村庄共享发展红利,让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松山新篇章!YMG全媒体记者 赵巍巍 通讯员 邵逸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