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雨像泼下来的”,武汉再次经受住暴雨考验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9:11:00    

凌晨4时,家住黄陂盘龙城横店的公交安全员张涛被一阵响雷惊醒。窗外雨点砸得玻璃砰砰响,他迅速穿上衣服,洗漱完毕关上家门。他这天的任务很重,强降雨来临,他得按照头天晚上安排的恶劣天气应急预案部署,冒雨前往滠口桥涵洞等248路、287路公交途经过的容易积水路段提前“探路”。

5月22日的暴雨撕开夜幕时,武汉的应急网络悄然启动。

22日上午,硚口交通大队汉警快骑队员“00后”的朱蔓菁在古田四路道路施工路段,指引行人车辆绕过积水洼地。(通讯员杜泽文 供图)

气象部门连夜发出7条暴雨预警,提醒全市多个区域累计雨量将达150毫米以上,并伴有雷电和7—9级阵风,小时雨强30~50毫米,地质灾害、城乡积涝风险极高,请特别加强防范。

在保利香槟国际小区的楼栋群内,物业工作人员通过“小保播报”,提醒居民外出关好门窗,出行注意安全。

上午7时许,市民吴女士带着女儿走进轻轨1号线宗关站时,发现入站口已经铺上了防滑垫。展厅广播持续响起提醒:“雨天路滑,请小心脚下。”

大家合力铺设防滑垫。通讯员李文茂摄

同一时间,武汉交警向公众发布城市渍水点信息。学校商圈周边、桥梁、隧道、低洼路段等重点区域,已随处可见执勤交警疏导交通的身影。他们冒雨指挥车辆绕行,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D101路公交司机陈合驾驶车辆至市民之家公交站附近时,发现路中央一个下水道井盖位置偏移。他果断停车,上前将井盖移回原处,随后返回车上继续运营。

在汉阳区鄂渚路与四新南路交会处,环卫工人也早早走上街头,他们手持扫帚,及时清理路面上的渍水、落叶和垃圾,防止排水口堵塞,保障道路通畅。

在前进路排水站,机器正轰隆隆转个不停,全力将渍水抽排到江河之中。

中午时分,雨势加大。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压下来,城市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路上的人们急速穿梭,匆匆赶路,不少人的雨伞被狂风掀起。

2号线金融港北站工作人员搭起“便民桥”。通讯员黄喆摄

这场雨究竟有多大?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2日,贵州、湖北成为全国降水最猛烈地区。截至15时的过去24小时里,湖北汉川、洪湖、仙桃,以及贵州湄潭、播州均出现大暴雨。大城市中降雨最强的是武汉,武汉国家站24小时降雨量高达85.9毫米,其中武昌、汉阳区普降大暴雨。具体为:武汉24小时平均雨量66.9毫米,达到暴雨标准,武昌、汉阳、硚口等部分区域更是达到了24小时内降雨量100~249.9毫米(或12小时内降雨量70~139.9毫米)的大暴雨标准。

截至22日17时,全市共107个街道24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44个街道雨量超过100毫米。

因短时降雨强度大,汉阳区自力二街、四新南路老关路,武昌区洪山路东一路口、白鹭街汉秀剧场门口、公正路涵洞、晒湖立交涵洞、武昌火车站进站层、八一路武大门口、洪山广场下穿隧道,东湖高新区民族大道新竹路口等路段出现渍水。

暴雨中,金银湖街道办临湖道路,几棵水杉被大风刮倒。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湖畔的垂柳,也有10余株倒伏。东西湖区绿化中心主任黄浩说:“这雨像泼下来的,风力达到7级。”

在城市主干道,行道树大都无碍。早在大雨雷电天气来临之前,市园林和林业局就已发出通知,要求加固道路新栽树木,排查安全隐患,降低倒树断枝风险。

15时50分,武汉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城市暴雨临灾警报,提醒政府有关部门持续做好防御暴雨和应急抢险工作。

截至当日16时,武汉主要泵站抽排水量已达1600万余立方米。

晚高峰结束,雨势渐小。尽管降雨量巨大,但在全市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武汉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全城未发生重大险情,主干道通行有序,轨道交通准点率保持高位。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陶常宁 明眺生 金文兵 通讯员陈声超 万建国 袁巾茹 统筹黄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