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梅
“作为从高集村走出来的创业者,我深知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5月20日,息县临河乡高集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33岁的“高集村女儿”李盼挨个将车上的“惠民四件套”——端午粽子、食用油、优质大米,大西瓜分发给每户村民。同时还添置了30个崭新的分类垃圾桶,为村里的环境整治助力。
正值端午佳节临近,又逢全国学生营养日,在外经营水果超市的李盼专门从武汉赶回老家,给高集村260户村民送上总价值6万元的物资。这份带着粽子香的心意,既有过节的热闹,又实实在在解决了生活需要。
“李盼是从高集村走出去的,做生意脑子灵、有闯劲,可心里始终装着老家,半点没忘咱村里的乡亲们。”临河乡乡长喻泉学看着热闹的捐赠现场感慨,“她用实际行动给咱们民营企业带了个好头,乡村振兴需要这样有担当的企业家。”
活动选在5月20日这天,也藏着李盼的小心思。既是全国学生营养日,又赶上网络情人节,她想着既要让孩子们吃得健康,也要让大家感受到关爱。受助学生家长张秀兰感谢地说:“爱心企业送来的不只是生活物资,更是给孩子们心里种下了‘做好事’的种子,让娃们知道以后有本事了也要多帮衬别人。”
在外打拼多年,李盼一直记着“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这句话。这些年,不管是抗疫时保障供应,还是帮老乡卖农产品,或是资助困难学生,她的企业已经在公益上投入了一百多万元。这次给家乡送物资,不仅是她的老传统,更给“万企兴万村”探索出了新做法。
从城市里的水果超市,到老家的田间地头,李盼用一次次行动证明:乡村振兴不只是大规划,更需要大家一点一点把好事做实。当越来越多的人带着爱心和责任回到家乡,咱们农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