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州243对新人跨省市牵手,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首日 “全国通办”获新人点赞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11:16:00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婚姻登记可以“全国通办”。当天广州市共办理婚姻登记632对,其中跨省市登记243对(跨省68对),占比38.5%。

不少新人表示,一方面婚姻登记手续越来越便利,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婚姻家庭辅导室等多样化的引导服务也使得年轻人更注重用心经营家庭关系。

为迎接新人到来,5月10日当天全市12个婚姻登记处全面提档升级。记者在广州市白云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看到,不少新人穿着情侣装,手捧鲜花,办理结婚登记。

婚姻登记处,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来自广州白云区的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先生都是外省人,两人在一起快4年时间,决定在今年步入人生新阶段。“10这个数字寓意着十全十美,今天又是婚姻登记新规实施首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领证,感觉很幸运。”周女士这样说。

还有新人表示,尽管登记不需要户口簿,但并不意味着对待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会随便,“肯定会和家人商量,征得家人的支持,毕竟有家人支持和祝福的婚姻更美好。”

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全市11个区的12个婚姻登记处全部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法院妇联合作等方式,引进专业的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人民调解员等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助力家庭幸福。此外,广州市还创新打造“花城有爱”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品牌,在全市建立16个“花城有爱”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社区驿站,开展百堂婚姻家庭辅导课堂进社区,推动婚姻家庭辅导向村居社区延伸。婚姻家庭辅导室等多样化的引导服务也使得年轻人更注重用心经营家庭关系。

婚姻登记处,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昨天,全市12个婚姻登记处全面提档升级,建设温馨浪漫喜庆的独立登记室99个。智能自助服务终端全覆盖,婚姻登记服务便捷高效。花都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位于花都湖湿地公园的岭南风情建筑“岭南缘”内,占地20亩,被誉为全国婚姻登记处“天花板”。黄埔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位于黄埔科学城核心区域总部经济区,四周亭台水榭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大型红色玫瑰装置成为新人必到打卡点。此外,越秀区、荔湾区、白云区等区的特色婚姻登记处也在恭候各位新人的光临。

来广州旅行结婚,福利优惠超多

凡新人到广州市办理婚姻登记的,除了可以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也可以直接到婚姻登记机关现场轮候办理。

从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驻鳌头镇服务中心位于鳌头镇龙潭村结婚小镇景区内,结婚小镇特别给每对新人赠送了幸福礼包,涵盖婚纱摄影、婚庆仪式、结婚礼堂及美食等超值优惠,还有连续9年每年一晚客房免费送,祝福新人幸福长久。

当天全市12个婚姻登记处全面提档升级。

此外,荔湾区沙面、海珠区广州塔、白云区设计之都、黄埔区融德里等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将陆续推出多样集体婚礼、甜蜜旅游、婚庆集市、音乐派对、玩偶巡游等活动,并邀请新人抽取神秘幸福礼包。广州还将陆续推出婚礼婚宴、喜酒喜饼、珠宝首饰、婚纱摄影、婚旅打卡和集体婚礼等新人结婚相关幸福礼包信息,新人可以直接咨询各区婚姻登记处或留意“广州民政”公众号推文。

除此之外,5月广州将启动“羊城消费新八景”的“同船渡”主题活动,串联520、端午节等节点,打造集文化体验、婚庆消费、美食旅游、夜间经济于一体的消费盛宴。组织发动住宿餐饮、老字号企业面向新人推出“百年同船渡”优惠产品,客轮公司及有关企业推出“水上婚礼定制套餐”,涵盖婚纱摄影、游船婚宴、岭南文化主题婚庆布置,为到广州注册登记的新人提供各类优惠。

“无户口簿结婚证”

广东首张,花落黄埔

5月10日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当天上午,黄埔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门庭若市。系统时间显示,新人张先生和刘小姐领到了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的广东首本结婚证。他们特地没有带户口簿过来,很顺利完成了婚姻登记手续。

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新人顺利完成了手续。

由于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大大简化了结婚登记方面的材料要求,当天上午,黄埔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登记量增长了55%。黄埔区民政局表示,此前已预计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会带来登记量增长,未来将进一步配齐配强婚姻登记员队伍。

据悉,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要求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颁证仪式服务、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纳入婚姻登记机关工作职责。黄埔区民政局进一步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为市民提供婚前辅导、婚姻关系调解、个案服务等,并充分利用现有颁证服务场地和全区十个最美户外颁证服务场所,为新人提供办证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便民服务效能。

据悉,黄埔区结婚率近5年来持续增长,去年按照国家5A级标准打造的网红登记处投入使用以来,登记量增长25%。

民政部详解婚登新规

一方是内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国人

也可“全国通办”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进一步提高了婚姻登记的便利性。民政部近日印发修订后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并就“全国通办”政策等社会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具体受理范围是什么呢?

答:双方均是内地居民的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件都属于全国通办的受理范围。一方是内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件也属于“全国通办”的受理范围,可以在任一有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问: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之后,领结婚证不用户口簿了,确实方便很多,那当事人还需要提前准备哪些材料呢?

答: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以后,内地居民申请结婚登记,男女双方只需要出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不再需要出具户口簿。对当事人来说,需要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精简了,办理婚姻登记更加便捷了。在证件齐备、材料准确、核查一致的基础上,婚姻登记机关将为双方办理婚姻登记。

问:为保证当事人顺利办理婚姻登记,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答:如果当事人声明的婚姻状况以及身份信息与婚姻登记机关核查信息不一致的,应当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证明材料。如声明婚姻状况为“离婚”的,应当提供法院生效司法文书、法院出具的离婚证明书或离婚证等材料;如声明婚姻状况为“丧偶”的,应当提供已故配偶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结婚证等材料;如身份信息与核查信息不一致的,应当提供相应材料予以证明。

根据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对所出具证件和书面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出具虚假证件或者书面材料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相关信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问:若办理婚姻登记的一方是内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也能适用“全国通办”吗?

答:可以适用。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以后,一方是内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件可以在任意一个有办理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不再受到内地居民一方户籍地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一方为外国人,另一方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或者双方均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应到工作或生活所在地有相应办理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问:“全国通办”以后,离婚申请和离婚登记可在不同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吗?

答:不可以。双方在申请离婚时,可以向任意一个有职权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环节和离婚申请必须是同一个婚姻登记机关。当事人在办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时,需要到受理该离婚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问:当事人的结婚证丢了,需要补领结婚证,具体的方式和以前一样吗?

答:提供婚姻登记档案的方式有一定的变化。申请补领结婚证,应当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和加盖查档专用章的纸质婚姻登记档案。若当事人未获取纸质档案,且婚姻登记机关可以通过异地调档获取当事人婚姻登记电子档案的,经申请,婚姻登记机关可以提供异地调取档案服务;若档案信息无法通过共享获取到,建议咨询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保管婚姻登记档案的部门,在取得婚姻登记档案证明材料后,再进行补领证件。

问:双方当事人原来都是内地居民,在内地办理的结婚登记,现在居住在香港,身份也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哪里补领结婚证呢?

答:若一方由内地居民变为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双方可以向任意一个具有办理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若一方变为外国人,另一方变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或者双方均变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需要到原结婚登记的机关、工作或生活所在地有相关办理婚姻登记权限的机关申请补领;若双方均变为外国人的,可以调取结婚登记档案,但不可补领结婚证。需要注意的是,身份变化的当事人除需出具办理补领婚姻登记证件的常规材料外,还需提供前后身份为同一人的证明或公证声明。关于该证明或公证声明的开具要求,可具体咨询具有相应办理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苏赞、何瑞琪 通讯员:陈敏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通讯员:陈敏

部分来源:新华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